蛀牙已经烂空了不拔有什么危害?感染、邻牙受损、咀嚼下降等问题不容小觑!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,嘴里的蛀牙不知不觉已经烂空了,却因为害怕拔牙或者心存侥幸而迟迟不去处理?其实,蛀牙已经烂空了如果不拔,会带来一系列重度的危害。当牙冠完全缺损,仅残留牙根或腐质时,长期不处理可能引发重度感染、邻牙移位、咬合紊乱等问题。这种情况下,建议尽快就医评估,根据牙根状况选择保留治疗或拔除,避免健康风险。接下来,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蛀牙已经烂空了不拔到底有哪些危害。

蛀牙烂空后不拔会有感染扩散风险吗?
答案是肯定的。即使牙冠消失,残留的牙根内部可能仍是细菌的“大本营”。细菌在其中大量滋生,引发慢性炎症,而这种慢性炎症可能会不断发展。一开始可能只是普通的炎症,但随着时间推移,可能会发展为根尖脓肿。根尖脓肿如果不及时治疗,炎症会进一步扩散至颌骨,引发骨髓炎。骨髓炎可是一种较为重度的疾病,治疗起来相对复杂。更为重度的是,炎症产生的病菌可能会通过血循环影响全身健康,比如诱发心脏病或加重糖尿病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就需要到医院进行专精治疗,像拔牙、抗炎等都是常见的治疗手段。
此外,蛀牙已经烂空了会使口腔中的细菌聚集,细菌进入牙髓腔后,会引起牙神经发炎,形成牙髓炎。牙髓炎发作时疼痛难忍,那种钻心的疼痛常常让人坐立不安。此时,需要到医院进行根管治疗等处理,以消除炎症,缓解疼痛。细菌还不会就此罢休,它们可继续通过根管系统,造成根尖组织感染,形成根尖周炎。根尖周炎会出现咬合痛、蛀牙自发性持续性跳痛等症状,如果症状反复迁延不愈则会造成慢性根尖周炎,在根尖部位出现囊肿。一旦囊肿形成,治疗难度会进一步增加,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。
如果根尖炎症进一步扩散蔓延,则会进入软组织间隙,造成颌面部软组织间隙感染。此时,会出现局部肿胀、流脓、受限等情况,全身还会出现发热、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。出现这些症状时,必须到医院进行抗感染等治疗,否则病情可能会越来越重度。要是蛀牙位于上颌后部,还可能导致炎症侵袭上颌窦,引发上颌窦炎,出现鼻塞、流脓涕、头痛等症状,同样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。

蛀牙烂空不拔会对邻牙健康造成损害吗?
当然会。残根边缘锐利可能反复刺激牙龈导致溃疡。想象一下,牙龈每天都被锐利的残根摩擦,就像皮肤被尖锐的东西不断刮擦一样,特别容易就会受伤,进而形成溃疡。而长期存在的病灶会使相邻牙齿更容易发生龋坏。因为烂空的蛀牙周围细菌大量滋生,这些细菌会不断侵蚀相邻的牙齿,使它们也更容易受到龋病的侵害。随着时间推移,邻牙可能出现倾斜移位,导致牙缝变大、咬合错位等问题。牙缝变大后,食物残渣更容易嵌塞在牙缝中,进一步加重口腔卫生问题,增加牙齿患病的几率。咬合错位则会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,还可能导致牙齿磨损加剧。这些问题都需要到医院进行口腔修复、正畸等治疗,才能修复牙齿的正常状态。

蛀牙烂空不拔会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吗?
会的。当单侧牙齿长期缺失,也就是蛀牙烂空后没有及时处理,患者会习惯性用健侧咀嚼。长期这样下去,可能会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。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为张口弹响、耳前区疼痛等症状。想象一下,每次张嘴闭嘴都能听到关节的弹响声,还伴随着疼痛,这会给生活带来多大的困扰。而且长期单侧咀嚼还会造成面部肌肉不对称。因为经常使用的一侧面部肌肉会比较发达,而不常用的一侧则会相对萎缩,从而导致面部外观不协调。如果出现这些情况,需要到医院口腔科或修复科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修复训练,以修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和面部肌肉的对称性。

蛀牙烂空不拔会使治疗难度增加吗?
毫无疑问。拖延时间越长,牙槽骨吸收越重度。牙槽骨就像牙齿的“土壤”,牙齿扎根在牙槽骨中。当蛀牙长期不处理,炎症会不断刺激牙槽骨,导致牙槽骨逐渐吸收。如果后期需要种植修复,因为牙槽骨吸收重度,可能需要精良行骨增量手术。骨增量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,需要在牙槽骨中添加骨粉等材料,以增加牙槽骨的量,为种植牙提供良好的基础。这不仅会增加治疗费用,还会延长疗程。所以,这些治疗都需要在医院由专精医生操作,以确保手术的安心性和有效性。

发现蛀牙烂空了应该怎么做?
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通过X光片监测残根状况。及时处理不仅能解除健康隐患,也能为后续修复创造更好条件。如果发现蛀牙已经烂空了,应及时就诊。到口腔科后,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,拍摄X线片后进行诊断。如果没有破坏至髓腔,或牙根还可以尝试保留,则需填充或根管治疗,不用拔除;如已经破坏髓腔,且牙根没有保留价值则需要拔除。总之,要根据具体情况,由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综上所述,蛀牙已经烂空了不拔会带来感染扩散、邻牙健康受损、咀嚼功能下降以及治疗难度增加等诸多危害。所以,一旦发现蛀牙烂空的情况,千万不要拖延,应尽快到医院进行评估和治疗。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,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口腔问题,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,保护我们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。
